資本推動物流業精細化發展 四大問題依然待解
五大快遞企業上市,“雙11”包裹量突破6億,無車承運人開始試點。對于物流領域來講,2016年又是跨越式發展的一年。在進入2017年之前,行業低價競爭、加盟模式的弊端,以及在國際競爭力的不足、物流帶來的環境污染等問題依然存在。2017年行業在資本化的競爭下,將呈現怎樣的狀態,仍需拭目以待。
快遞企業集中上市
2016年10月,圓通速遞和中通快遞分別在A股和美國紐交所正式上市交易。除了圓通與中通上市順利推進外,證監會也已經有條件地通過了順豐、韻達和申通的上市申請,并且3家企業已經完成了更名等工作,只等12月28日3家企業召開股東大會,通過相關決議正式敲鑼交易。
快遞行業投資專家趙小敏認為,由于一些原因,申通本來是第一個借殼上市的快遞企業,但“起了大早,趕了晚集”先被圓通超越,又被順豐超越。目前,留給申通在今年上市的時間已經不多,只能在今年的最后幾個交易日內完成所有手續進行敲鑼交易,否則對申通的影響非常大。“敲鑼前和敲鑼后是完全不同的。如果不能在今年上市,對借殼企業肯定是不利的,對投資者的信心影響也很大,一些銀行或者投資人的授信就會減少,企業能夠從當地政府獲得的稅收、補貼和土地等優惠政策也可能會減少,上市后的估值會受到影響。”
中國物流快遞咨詢網首席顧問徐勇認為,隨著中國的經濟體不斷發展和開放的程度不斷擴大,下游產業國際化加速發展,需要國際化的快遞服務。中國本土的快遞企業能夠提供更便捷、成本更低的服務。“國外快遞企業以服務為導向,服務精準,但價格偏高。國內快遞企業仍是以價格為導向,性價比較高,價格相對便宜。”徐勇表示。
當然上市不只快遞企業,百世集團也在積極運作上市,據百世集團內部人士表示,2017年百世集團將在美國上市。億邦動力網獨立顧問葉志榮認為,百世集團上市,將代表的是倉儲領域的上市潮到來。
“雙11”大考味道變淡
國家郵政局公布數據顯示,1-11月,全國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累計完成278.9億件,同比增長52.8%;業務收入累計完成3544.1億元,按此增速全年業務量有望突破300萬單,業務收入累計將超4000億元。
國家郵政局表示,2016年“雙11”具有8個明顯特點:包括業務量增長仍然迅猛、前期攬收壓力較往年更加集中、發件集中在部分重點城市、農村快遞市場繼續升溫、跨境快件進出口同步快速發展、末端服務創新對投遞形成有效補充、安全壓力仍然很大、社會關注明顯增強。
數據顯示,“雙11”期間電商的交易量創下了1800億元的新高,處理的快件量超過了11.2億件,但是“雙11”的時候,2016年簽收的峰值在11月14日,2015年是在11月16日,2014年是11月17日,簽收的時間逐漸提前,越來越接近11月11日,通過包裹簽收的時間減少也說明整個電商物流社會化,適應電商交易體系的能力得到空前的提高。
中國電子商務物流企業聯盟徽章、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高紅冰表示:“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社會化倉配發展,運輸距離縮短,電商倉配備貨平均運距是在100-500千米之間,大幅地拉近自然平均交易距離,產品售價和物流成本加在一起,整體價格下降,使得電商的交易按照更近的距離配貨。數據的作用也體現出來,從數據分析的角度看,讓商家和物流公司把倉配貨備建立在離消費者最近的地方,所以說次日達、當日達也在快速地發展。”
另外,黑科技功不可沒。“雙11”期間,干線運輸和倉庫分撥環節都在使用“黑科技”提升運輸的精準度和高效能。倉庫機器人顛覆傳統倉庫“人找貨、人找貨架”的陳舊模式,實現“貨找人、貨架找人”,大幅縮短了配貨時間。
四大問題依然待解
“雙11”已過去一個多月,接連曝出天天和全峰的暴力分揀問題,韻達廉價雇傭大學生實習生的問題以及圓通快遞員罷工,導致積壓快件的問題。這些事件暴露了通達系加盟制所存在的共同隱患——對加盟商的管理和控制力不足。億邦動力網獨立顧問葉志榮表示,通達系都采取的加盟制,在整個鏈條的管理只是通過簽訂合同的利益綁定,以及通過罰款的措施維系整個體系的運行,但這個約束并不牢固。
不僅如此,中國電子商務協會物流專業委員會秘書長表示,整個物流行業仍然存在著四個方面的問題。
最影響行業發展的問題是,行業自身存在的體系不完整、服務水平低、服務質量得不到保證、市場秩序混亂等問題,特別是快遞價格這一塊,從2013年10月開始已經持續三年,從一個快件20元一下子降到5元,低價導致快遞整體服務水平偏低。
快遞物流的發展,一些重要領域和特殊領域的電子商務物流瓶頸凸顯。大宗、生鮮、醫藥物流處于起步階段,農村電子商務物流更加薄弱。目前,物流發展較迅速的區域主要集中在環渤海、長三角、珠三角及大中型城市;小城市、鄉鎮和農村覆蓋率較低,服務質量得不到保障。
第三個問題是中國目前沒有一家物流企業能夠完成全球跨境電子商務物流。數據顯示,中國70%跨境電子商務物流由國外跨境跨國企業來完成,而中國快遞企業、物流企業,無論是與全球的物流服務網絡、全球服務能力、國際市場份額、技術管理水平相比,國內企業競爭不強問題非常突出,走出去面臨諸多挑戰。
電商的發展,帶來了大量的包裝垃圾,去年的包裹數量達206億件,涉及到包裝箱、塑料袋、膠帶、編織袋等包裝垃圾所帶來的嚴重環境污染以及資源浪費,影響著行業的持續發展。